讯传网做有影响力的商业信息网站!  
电话:0817-2166602 邮箱:3226279093@qq.com
文章搜索
官方微信
网站首页 |  最新资讯 |  作品展示 |  餐饮美食 |  文化遗产 |  特色旅游 |  房产楼市 |  财经证券
教育培训 |  南充非遗 |  公益服务 |  生活服务 |  健康养生 |  先锋人物 |  摄影专区 |  讯传论坛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最新资讯  
 
村里建起“微工厂” “家门口”就业促增收
时间:2024-01-18 09:00:59   来源:南充日报
 

  哒哒哒、哒哒哒……1月17日,记者走进高坪区胜观镇土巴寨村的乡村“微工厂”,机杼声不绝于耳,宽敞明亮的生产车间内,数十名工作人员分布在各个作业区内,或缝纫鞋面、或裁剪鞋底、或修整鞋边。


高坪区长乐镇乡村“微工厂”

  利用村里的闲置房屋,因地制宜建起乡村“微工厂”40余家、培训各类技能人才1300余人次,近年来,高坪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鼓励引导该区劳动密集型企业进村,不仅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还带动3000余名农村留守劳动力家门口就业,进一步拓宽村民的增收渠道,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企业入村建厂40余家“微工厂”应运而生

  “我们村里的乡村‘微工厂’主要是做鞋类产品,农闲时间,村民都乐意到厂里务工挣钱。”土巴寨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乡村“微工厂”会发布用工需求,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时间,选择到厂里上班还是在家中作业。如果是生手,还可以来免费学技术。

  近年来,高坪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发放扶持资金、减免土地租金等方式,鼓励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走进农村,利用村集体闲置房屋资源建立乡村“微工厂”,吸纳农村留守劳动力就业。截至目前,高坪区共建立乡村“微工厂”40余家,涉及服装加工、手工制作、裁剪缝制等多个行业。

  记者了解到,在建立乡村“微工厂”的同时,高坪区还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微工厂”规范化管理(暂行)办法》,乡村“微工厂”收益的80%以上,用于乡(镇)、村(社区)发展产业、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开展小型公益事业、为脱贫户和易返贫致贫人口发放生活补助等。

  专项培训育人才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渠道

  在高坪区胜观镇孢房沟村,每逢赶场天,这里都会有大批的竹编产品发往全国各地。这些竹编产品,全都是来自该村独具特色的乡村“微工厂”。

  “我们采用‘合作社+农户+收购’的模式,在该村建起乡村‘微工厂’。”该乡村“微工厂”相关负责人介绍,竹编制作工具由合作社提供,村民可以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用合作社的原材料或是自带原材料。若只出劳动力,每编一张竹编净挣6毛钱;若自带原材料,该专业合作社每张竹编以1元的价格进行收购。

  据介绍,孢房沟村的乡村“微工厂”除了提供就业岗位,还采用“传、帮、带”结对帮扶的模式传授竹编技艺,村民可以免费学习,学会了再进入乡村“微工厂”从事竹编工作。

  “以前,我们在家里只能做农活、带小孩。”孢房沟村村民纷纷表示,村里建起乡村“微工厂”后,他们既可以在家务农、照顾家庭,农闲时还可以编竹编挣钱。

  记者了解到,高坪区在各个乡镇设置了就业咨询窗口,针对农村留守劳动力,收集、发布乡村“微工厂”的招工用工需求。开工前,各乡镇还会根据乡村“微工厂”用工需求,有针对性引导乡村“微工厂”开展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电工、车工、竹编工、缝纫工等技能人才1300余人次。

  利益联结促共富带动300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

  近日,记者在高坪区长乐镇幸福社区的乡村“微工厂”内看到,生产车间窗明几净,数十台缝纫机分列成几排;在成品区的产品框内,整整齐齐码放着做好的鞋面。上午9时,不少村民陆续来到车间内的工位上,开始忙碌赶制产品。“这段时间农闲,每天等家里人吃完早饭,收拾完毕后,我就会到乡村‘微工厂’上班。”当地居民王林芳说,这个工作容易上手,她学习了3天就会了。

  如今,王林芳已经可以独立熟练作业且产品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幸福社区的乡村‘微工厂’可以提供30多个就业岗位,村民在这里上班,一个月收入最高可以达到3000元。”该乡村“微工厂”相关负责人说,乡村“微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轻松就业,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

  记者了解到,高坪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在乡镇设置就业咨询窗口、打造“招工驿站”,为乡村“微工厂”培训输送技术工人,实现工厂放心用工、群众安心就业。

  据介绍,通过在村上建立乡村“微工厂”,不仅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还带动了周边留守劳动力实现就业,实实在在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截至目前,高坪区所有乡村“微工厂”累计带动30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人均年增收9500元以上。

 
编辑:飞鱼
最新推荐    
讯传网版权所有 主办南充讯传网络有限公司
讯传网打造有影响力的商业信息网站 24小时客服:0817-2166602 QQ:322627909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号:(川)字第00487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编号:川网文 (2020) 1927-399号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号:川B2-20190242 蜀ICP备1500663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