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一旦明确诊断,需长期治疗。然而,这类疾病不仅仅靠药物。对于生活调节,大家熟知需控制烟酒、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此外,健康心理对于防治心血管疾病也很重要。
人在感知到外界威胁所引起的精神反应叫“心理应激”,表现为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情绪。心理应激会激活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后会导致心脏神经传导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心脏重构、血压升高等。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紧张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长期处于这种状态就会出现心血管功能异常。所谓的“气急攻心”,就是极端情绪导致冠状动脉堵塞,引起急性心梗。
那么,为什么心血管疾病如此高发呢?这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交感神经会兴奋,这是人类进化而来的生存特性。交感神经的高反应性更能支配肌肉反应,表现出攻击和逃跑,利于古人类在危险中幸存。反观当下,来自外界的威胁日渐减少,当心理应激出现的时候,人的身体并没有运动起来。这导致机体动员出来的一部分能量集中在心血管内壁而没有向外界释放,最终导致心血管损伤。这说明进化过程中保留的高应激反应能力与现代生活不再适应。
心理应激-交感神经兴奋-心血管疾病被视为一个完整的反应链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致病机制。因此心理应激的调节应该作为心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防治策略。首先应激反应的强度与多个环节有关,需要从各个环节进行预防。研究发现经常受心理刺激的人容易患高血压和冠心病。对于心理方面的调节需要脱离刺激事件,如暂时更换一个生活环境、旅行度假,搁置不开心的事;客观看待问题,辩证看待事件的两面,不要把事件的结果灾难化;接纳已经发生的现实,勇敢面对,泰然处之;保持一个平和冷静的心态;此外,积极向身边的人倾诉、获取支持也很重要。其次,情绪作为应激反应的心理结果,常表现为焦虑和恐惧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及其负性行为模式会加重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通过抗抑郁治疗后,抑郁症患者的心血管症状改善。因此,保持一个愉快的心情有利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若情绪问题突出,需及时就医。最后,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行为医学方案主要是饮食和运动调节。心血管疾病的高发其实是现代生活模式与进化形成的高交感神经反应性的不匹配。因此,无论是低盐低脂饮食还是有氧运动都是回归到古人类生活模式的象征性行为。当心理压力大的时候,不如去运动。既提升心情,又维持心脏健康。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唐雷
|